學術動态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劉斌教授課題組基于天然化合物和光熱療調控腫瘤炎症微環境實現腫瘤治療取得新進展
2021年10月11日    查看

光熱療法作為一種微創、有效的腫瘤治療手段,與化療、光動力學等其他療法聯用已經引起了一定的進展。然而,強烈的局部高溫誘導産生的炎症因子持續浸潤腫瘤局部,維持和促進腫瘤細胞生長而影響了腫瘤治療效果。因此如何重構免疫微環境進而提高光熱參與的腫瘤治療效果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

基于課題組前期對光熱療法、蟾蜍來源天然化合物日蟾毒他靈(CS-6)的研究基礎上(Biomaterials, 2020, 243:119936; Biomaterials, 2019, 217: 119301; Acta Biomaterialia, 2020, 113: 554-569等),我們提出利用吲哚美辛抑制維持腫瘤炎症微環境的關鍵酶蛋白COX-2的表達水平,進一步提高日蟾毒他靈(CS-6)與光熱療法聯合抗腫瘤療效的設想,構建了一種基于普魯士藍納米顆粒的抗宮頸癌的前藥體系,在荷瘤小鼠模型上取得顯著療效,為發展可用于宮頸癌多模式治療技術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礎。近日,該研究工作在線發表在生物醫藥領域頂級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10.1016/j.jconrel.2021.09.034),并已同步申請專利。論文第一作者為我院碩士生肖暢和副教授童春義博士,劉斌教授為第一通訊作者。

近年來,該研究團隊在劉斌教授和童春義副教授的帶領下,圍繞新型納米生物材料在抗腫瘤、抗菌和天然藥物靶向篩選領域中的應用開展了較系統的研究,特别是基于蟾毒他靈的納米制劑化應用,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應用前景的研究進展,在Biomaterials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ACTA BiomaterialsScience BulletinNanomedicine等權威期刊發表研究論文3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