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轉發湖南省總工會關于開展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的指導意見
2016年03月04日    查看

(2013年9月25日)

黨的十八大提出“國家富強、民族複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中國夢,人人享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人民群衆的健康夢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礎,幫助廣大職工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是各級工會為黨政分憂、為職工解難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了減輕職工的醫療負擔,進一步促進我省職工醫療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動員廣大職工群衆在奮力書寫中國夢的湖南篇章中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省總工會決定在全省開展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的“鼓勵工會等社會團體開展多種形式的醫療互助活動”的精神,通過組織職工參加醫療互助活動,緩解職工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等實際困難,發揮工會組織在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積極作用,提高職工醫療保障水平,促進我省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

二、活動性質

職工醫療互助活動是在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由各級工會牽頭組織,有關部門配合,職工自願參加、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保障、非盈利性的職工互助互濟活動。它區别于部分市總工會開展的職工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活動,完全“取之于職工,用之于職工”。通過開展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發揚工人階級團結互助的光榮傳統,使職工除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外,再得到互助活動給予的補助,努力降低職工個人自負費用,為職工構築起抵禦疾病風險、提高健康水平的又一道防線。

三、工作原則

(一)總體原則

一是群衆性。動員職工廣泛參與,最大限度地把各種不同就業形式的職工組織到職工醫療互助活動中來,形成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工會運作、有關各方協助、職工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二是團體性。采取團體會員制,參加人由所在單位工會統一組織收繳互助金,不接受個人參加。三是互助性,發揚“無病我幫人、有病人幫我”的互助互濟精神。四是公益性。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籌集的資金,全部用于職工醫療互助活動,實行專戶專款專用;工作經費和運行費用由工會經費承擔,保證互助金百分之百用之于職工。

(二)操作程序

采取“全省統一、省總組織、市級統籌”的方式實施職工醫療互助活動,即全省14個市州和省直統一推進,統一風險協調,省總工會牽頭組織,由市級工會統籌市縣兩級工會實施。市縣級工會負責宣傳發動、财務核算、系統維護等工作;市級職工維權幫扶中心負責本轄區内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的政策咨詢、互助金收繳、補助金審核與發放、數據統計分析、資料歸檔等工作;縣級職工維權幫扶中心負責本轄區内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的政策咨詢、互助金收繳、補助金初審、數據整理上報等工作。

四、活動内容

(一)參加對象和範圍。首期活動參加對象為我省行政轄區内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已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在職職工。職工醫療互助活動遵循“大數”原則,本單位符合參加條件的職工參與率應不少于總數的80%;符合參加條件的職工人數低于30人的,應當全部參加。首期活動全省參加人數要達到100萬人。待時機成熟時,逐步推進沒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困難職工、農民工加入職工醫療互助活動。

(二)活動項目。首期活動為職工住院醫療互助項目,即:參加活動的職工,互助期内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指定醫院住院所發生的符合當地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内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報銷後,對剩餘的職工個人自負部分給予補助。待時機成熟時,再開展特種疾病、意外傷害等其他項目的職工醫療互助活動。

(三)互助金的籌措和繳納。互助活動的資金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籌措辦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籌措:職工個人繳納、工會經費資助、政府(行政)經費支持、社會贊助、利息收入及其他方式。當期結存的互助金及利息滾動計入下期活動,作為風險儲備金。各地要積極争取地方政府注入一定的活動啟動資金或風險儲備金支持工會開展職工醫療互助活動。

繳費标準:每個互助期為一年,首期活動中,職工按每人每年40-60元的标準繳納互助金,每人限繳一份;以後根據開展的項目及互助金收支等情況可予以調整。

繳費要求:互助金每期繳費一次,一經交納,不予退還。但醫療互助關系允許随勞動關系在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統籌區域内轉移、接續。期滿後繼續參加的,必須在規定時限内繳費。

(四)補助标準。參加活動的職工,互助期内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指定醫院住院發生的符合當地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内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報銷後的職工個人自負部分,給予補助。補助不設定起付線和免責期,是否分段計算、具體補助比例及最高補助限額由各市級工會根據本地實際,精算後确定。在一個互助活動有效期内,互助活動補助金的申請不受次數限制,參加人申請互助活動補助金按每次住院分别辦理,不累計重複計算,但一個互助期内補助總額不得超過當地設定的最高補助限額。

(五)互助金的使用和管理。互助金全部用于參加活動職工的醫療費用補助,實行市級統籌、核算,在市級職工維權幫扶中心設立專戶,實行專戶存儲,專帳核算、專款專用,并接受同級政府财政、審計部門和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的檢查審計和社會監督。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挪用,不能随意擴大開支範圍。要嚴格補助的申請和支付的條件及相關資料,規範審批權限、工作流程等。

各級工會要成立由本級工會保障、财務、經審、紀檢等部門,同級政府審計部門,參加活動的基層單位和職工代表組成的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監督管理委員會,每個互助期結束後,對互助金收支及互助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審計,加強對互助金的管理監督。互助金的收支和職工受益等情況,應定期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六)保障措施。人員配備方面,在市、縣兩級職工維權幫扶中心開設職工醫療互助活動服務窗口,并安排相應專職工作人員。工作經費方面,由同級工會在工會經費中按一定比例安排和保證,省總工會通過考核對該項活動的補助可用于工作經費。省總工會從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根據各地組織參加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的職工數,按0.5元/人安排工作經費補助。收款票據方面,市級工會要積極争取當地民政部門的支持,申請成立職工互助保障會,取得社團法人資格;積極争取本地财政部門的支持,從本地非稅收入管理局領取《湖南省社會團體會費收據》或專用票據。

五、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工會要切實抓好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的組織發動工作,主動向當地黨委、政府彙報,提請當地黨委政府解決職工醫療互助活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積極争取黨政對醫療互助活動的支持,獲得職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名冊、住院結算單等基礎數據信息。各級工會要把開展職工醫療互助活動作為拓寬工會服務渠道,用經濟手段維護職工切身利益的有效途徑,切實為職工做好事、辦實事。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會集中抓的工作格局。要加強力量配備,明确專人負責,确保職工醫療互助活動順利實施。市、縣兩級工會和各級産業工會與商業保險公司開展的職工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活動在當期結束後,一律不得再組織實施。目前我省部分大中型企業或産業工會開展的職工醫療互助活動,要納入全省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的範圍。

(二)制定實施辦法。各市州總工會和省直機關工會要根據本意見,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在10月底以前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和細則,明确實施步驟、工作流程、繳費方式、補助條件、補助标準、所需資料等相關内容,并提出具體要求。各地要從11月15日開始,啟動職工醫療互助活動互助金的收繳工作;從2014年1月1日開始,啟動職工醫療互助活動補助金的支付工作。各地制定的實施辦法須報省總工會法律保障部審查同意後實施。

(三)加大宣傳力度。各級工會要向廣大職工和社會各方面積極宣傳開展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宣傳陣地,廣泛宣傳開展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的目的意義、具體條款、補助标準、辦理流程及相關内容,大力宣傳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的公益性、互助性、群衆性,努力把實惠講清、道理講明,為廣泛開展職工醫療互助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通過宣傳,使廣大職工樹立“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社會風尚,弘揚“無病我幫人,有病人幫我”的互助精神,擴大社會各界、廣大職工對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的認知度、認同度、支持度、參與度。

(四)加強考核激勵。省總工會将職工醫療互助活動作為服務職工、為職工辦實事的一項重要舉措,納入全省工會工作年度目标考核範圍,作為工會工作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并與困難職工幫扶資金的分配挂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