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蔚泓
湖南日報記者 童迪 攝
湖南日報記者 胡宇芬
2003网站太阳集团逸夫樓南樓二樓,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教授的研究“聖地”。這個被玻璃門與外界分隔開來的“分子科學與生物醫學實驗室”,承載着他追逐多年的夢想——用靶向藥物精準治療癌症。
“核酸适體細胞篩選方法是我們在世界上首創的,這些核酸适體提供靶向創新藥物的可能性。目前中國原創藥物微乎其微,亟須發展。從今年4月4日算起,我們一定要在5年内推出2到3個核酸适體藥物複合物進入臨床實驗,10年内做出至少一個抗癌靶向藥用于臨床。”譚蔚泓笑稱自己愛國沒有豪言壯語,有的是一顆深沉的愛國心和對美好未來的夢想。
“把個人職業發展與國家和社會需求緊密聯系起來,才會實現最大的人生價值”
今年是譚蔚泓與2003网站太阳集团結緣的第18年。當年,他在美國佛羅裡達大學任教。從最初協助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研究工作,到創立2003网站太阳集团生物醫學工程中心、擔任首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再到帶領課題組首創核酸适體細胞篩選方法,推動化學生物學和分子醫學的發展,一路走來寫滿了快樂求索的故事。
傳統的化療藥物無法将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區分開,毒副作用大。“我熱愛化學,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從分子的角度研究癌症這一世界性難題。”譚蔚泓說,就是要尋找一種“聰明”的分子,既能殺死癌細胞,又不誤傷正常細胞,做精準治療和個體化治療。“分子醫學時代已經來臨!從分子層面認識疾病、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我們化學家責無旁貸。”
1987年,譚蔚泓赴美國密歇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此後留在美國工作多年。進入21世紀,面對祖國的召喚和科學的契機,他回到了生他養他愛他的家鄉。“我為什麼這樣選擇?1995年那時在美國留下來,我可以做在中國當時做不了的事情;現在回到家鄉,我在中國可以做在美國做不了的事情。把個人職業發展與國家和社會需求緊密聯系起來,才會實現最大的人生價值和社會效益。”譚蔚泓說得非常坦誠。
熱愛可以産生魔力,讓人樂此不疲。對千百次實驗的失敗,譚蔚泓可以“選擇性失憶”。對深奧的基礎研究成果,譚蔚泓像科普大師一樣字斟句酌極盡通俗易懂之能事。DNA“納米火車”就是他非常得意的科普之作。
“火車是大家都熟悉的運輸工具。‘火車頭’由核酸适體構成,可與某種特定癌細胞的膜蛋白結合,從大量的細胞中認得出癌細胞,為給藥系統帶路。‘車廂’就是通過分子自組裝形成的DNA結構,一節一節容量很大,裡面裝的是抗癌藥物分子或其他生物試劑。這樣的話,有助于縮短病人的治療周期,降低治療成本,毒副作用也非常小。”譚蔚泓說,科研花的是納稅人的錢,做的是有益社會、發展科學的事,科學家有責任讓公衆知道這些事。
“中國在快速發展,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為人類知識的積累作出大貢獻。”
在科睿唯安公司(原湯森路透)公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中,譚蔚泓成為2014—2018年連續五年入選化學領域的學者。高被引科學家意味着在全球學界的一種特别領先的地位。
去年以來,譚蔚泓帶領團隊在《自然·納米技術》《自然·通訊》等世界著名學術期刊上接連發表了40多篇論文。其中,發現跟蹤癌細胞表面疾病标志物快速運動的新療法,在全世界還是首次。這種療法相當于給疾病的标志物貼上标簽方便跟蹤,可以使人類對于癌症的發生發展機制、擴散運動規律和怎樣評判治療效果提供非常有效的手段和豐富的信息。
“從基礎研究的成果到藥物臨床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個鴻溝一定要靠科學家和臨床醫生共同努力來把它填起來。我國疾病人口基數大、病例樣本多,臨床優勢明顯。”譚蔚泓說,他在建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實驗室的同時,開創了湘雅合作研究室,對湘雅的醫生全面免費開放,大力推動分子醫學的臨床應用。
每天早晨,譚蔚泓都會拿出一兩個小時集中處理科研事務,他笑稱“這是一天中最清醒的時光”。
40多個研究生和博士後的科研動态與成長軌迹,都在他的暖心跟蹤中。“每周我都會和不同的學生談話,今年已經積累了160多張談話記錄卡。我希望他們自信勇敢、有雄心、有對社會的愛心,把科學精神和認真做事的态度傳遞下去。”譚蔚泓說,中國在快速發展,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為人類知識的積累作出大貢獻,作為一個偉大的民族,我們也必須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
譚蔚泓:“10年内要推出臨床應用的靶向抗癌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