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天馬學術論壇第74期
2019年12月07日    查看

為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促進我院學科發展,11月28日,姚瑞楓教授邀請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王永紅研究員/教授莅臨我院進行學術交流與訪問,王教授以《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rice tillerangle》為題給廣大師生呈現了一場精彩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副院長劉選明教授主持。

王教授首先介紹了調控水稻分蘖角度的一系列相關基因,以自己課題組的發展曆程,從水稻突變體la1開始,對多個分蘖角度相關的基因篩選及調控機理進行了逐步講解。從遺傳學、組學及生化手段等多方面解析水稻分蘖角度的調控機理,取得了一系列兼具重要科學價值和應用前景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報告期間,王教授通過分享自身科研經曆、講述自身科研思考方式,為在場師生提供了寶貴借鑒;并主動表示樂意為我院師生提供相關實驗技術體系。王教授的報告内容豐富,深入淺出,引起在場師生濃厚的興趣,并展開了熱烈的讨論,達到了很好的學術交流效果。

報告人簡介:

王永紅,博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特聘研究員,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FACULTY OF 1000,Faculty Member,中國科學­生命科學、Plant Communications、aBIOTECH等雜志編委。長期以水稻為模式研究作物株型形成的機理及調控網絡,挖掘對産量有貢獻且可利用的基因資源,在揭示水稻分蘖數目及分蘖角度調控機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ant Cell、Mol Plant、PLoS Biology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多篇。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3年中國科學院傑出成就獎。主持或參加多項973、863、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