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2003网站太阳集团組織師生前往隆平水稻博物館開展課程實踐活動。本次教學實踐活動由學院塗海軍副院長協調和指導,林建中和潘懷榮兩位老師帶隊,學院選修《現代農業生物技術》、《農業生物技術進展》和《植物分子育種專題》等課程的50餘名學生參加。

師生們依次參觀了“水稻曆史展廳”、“水稻科技展廳”、“袁隆平與雜交水稻展廳”,并在參觀過程中結合課堂知識進行了探讨。在“水稻曆史展廳”,師生們參觀了水稻起源和馴化的曆史以及幾千年來我國稻作方式的變革。大家在驚歎于古人偉大智慧的同時,也對水稻從沼澤作物到當今世界最重要農作物背後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展開了熱烈的讨論。在“水稻科技展廳”,師生們共同了解了水稻的生理屬性、稻谷種子的結構,并讨論了水稻籼粳稻之間的區别。在“袁隆平與雜交水稻展廳”,同學們滿懷崇敬,共同參觀了袁隆平院士發明“三系法”雜交的光輝事迹,在介紹袁隆平院士“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推廣全球夢”的展闆前,大家靜靜駐足,深受感染。師生們還就水稻“從頭馴化”、“無融合生殖”、“再生稻”等水稻研究的新興發展方向展開了熱烈探讨。

據了解,隆平水稻博物館是世界首個以水稻為主題的博物館,2019年在長沙開館。博物館收藏了雜交水稻的産生、發展的曆程,中華民族悠久的稻作文化以及水稻科技的實物、圖片、多媒體場景等,有藏品約9000件/套。隆平水稻博物館以展示中華民族深厚的稻作文化為主題,以傳播農耕文明和中國雜交水稻科技成就為宗旨,是國家級農耕文明重要展示窗口。

參觀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通過參觀感受到了水稻蘊含着無窮的魅力,領略到了袁隆平院士的高尚人格和偉大成就。大家願以袁隆平院士為榜樣,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将來成為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湖大人。
圖文:潘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