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主辦,中國國際科技合作協會承辦的“2019年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高層管理人員培訓班”在廣州舉行。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司副司長、二級調研員樂佳、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神經再生研究蘇國輝院士等出席會議。
我校生物醫學與生命分析化學國家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主任塗海軍教授作為國合基地四個優秀案例代表之一在會上作經驗交流。
近年來,我校生物醫學與生命分析化學國家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以下簡稱生物醫學國合基地)不斷拓展本科生和研究生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和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國際一流高等院校之間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渠道;采用“走出去”與“請進來”的方式,不斷促進生物醫學國合基地科研人員與海内外生物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著名專家學者和青年人才之間的交流、互訪和科研合作;舉辦了多次生物醫學與生命科學相關的國際與全國性學術會議;不斷推進與歐美、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擴展了與拉丁美洲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國合基地作為科技部認定的開展開展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與窗口,也鼓勵和提倡科研院所依托國合基地開展與企業之間的産學研聯合研究研發等廣泛的合作。近幾年,我校生物醫學國合基地的産學研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合同經費達一千萬的項目一項,五百萬項目一項,着實為企業優化創新産品,解決技術瓶頸,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圖:2019年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高層管理人員培訓現場
該培訓班的培訓對象分别為國際創新園、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和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的高層管理人員。其目的是為了發揮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的整體作用,整合和拓展國際基地資源,為其發展提供支撐和服務;更為了加強國合基地工作與科技部重點工作的有效對接、推動完善國合基地管理體系,探讨和交流如何更好地發揮國合基地的作用,使國合基地高層管理人員不斷提升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水平,進一步提高國際科技合作工作的組織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