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斯坦福大學周強軍博士來學院講學

10月20日上午,美國斯坦福大學Axel Brunger教授實驗室的周強軍博士應邀來校,以《Molecular mechanisms controlling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 by the primed SNARE–complexin–synaptotagmin complex》為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報告。本次報告會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譚擁軍院長主持,學院相關研究領域的老師和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
周博士詳細介紹了神經細胞之間的信号傳導機制:神經細胞之間,神經細胞與非神經細胞之間的信号傳導主要依賴于突觸神經遞質的同步釋放,而神經遞質的同步釋放過程是由一系列蛋白質分子機器調控神經突觸前體中突觸囊泡與細胞膜的融合來完成。在神經細胞中,當神經動作電位傳遞到神經突觸前體後,電壓的改變使得電壓敏感的鈣通道開放,大量的鈣離子内流與鈣敏感受體蛋白Synaptotagmin-1結合,并偶聯突觸囊泡上的synaptobrevin(又名VAMP)與細胞膜上的Syntaxin,SNAP25結合形成SNARE蛋白複合物,最終引發突觸囊泡和細胞膜的融合,釋放囊泡中神經遞質到突觸膜間隙,并與突觸後膜上的神經遞質受體結合引起興奮性或抑制性的變化。這個神經突觸囊泡與細胞膜融合的過程也受另一個可溶性小蛋白Complexin的調控。
我院師生針對鈣敏感受體蛋白Synaptotagmin-1,膜融合核心複合物SNARE蛋白,調控蛋白Complexin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協同工作機制這一問題,與周博士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讨。周博士的研究工作讓我們“看到”了這三者如何相互作用,如何高效、快速同步釋放神經遞質,使我們受益匪淺。此外,周博士還分享了他的求學與研究經曆,引發了同學們對未來職業發展與規劃的思考。
通過此次學術報告會,大家就神經生物學等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互相啟迪、開拓視野,促進了我院與國際學者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學院青年教師的教學與科學研究能力,推動2003网站太阳集团“雙一流”學科建設進程。
周強軍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神經遞質釋放的分子機制,主要利用X-射線晶體學方法來研究參與調控神經遞質釋放過程的蛋白質分子機器的結構與功能,解析其高分辨率三維結構,并通過生物化學、神經電生理等技術手段進一步來研究其分子機制。其工作分别于2015年、2017年在Nature發表,其中2017年的工作以封面故事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