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中國科學報:中美化學家在湘共推納米醫學研發
2013年06月26日    查看

本報訊(記者成舸)近日,三位美國頂尖化學家來到2003网站太阳集团,就如何用更好的化學方法制備功能納米醫學材料,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汝勤、姚守拙,2003网站太阳集团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譚蔚泓等中國學者進行了交流,并就開展化學生物與納米醫學合作研究事宜,與2003网站太阳集团、長沙國家生物産業基地負責人進行了探讨。

到訪的三位美國科學家分别是:西北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和醫學科學院院士Chad Mirkin;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Joseph M. DeSimone;塔夫茨大學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David R. Walt。

“這幾位科學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他們的工作不僅停留在研究上,還将研究向前推動,都實現了很好的産業化。”譚蔚泓說。

在會談中,美方科學家對與該校合作建立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研究平台表示了濃厚的興趣。“采取這種模式,首要的是聘用國際一流人才組成具有競争力的團隊,讓研究平台具有磁鐵般的性質,吸引更多全球優秀人才的加入和先進設備的投入,從而輻射全世界。”Mirkin說。

據了解,當今納米醫學的蓬勃發展,已打破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界限,備受各國重視。2008年香山科學會議确定中、美兩國定期開展雙邊研讨,并達成共識:納米醫藥研究應以推向市場為最終目标。

俞汝勤說,在生物醫藥領域,某些國外企業已具備極強的創新能力,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單純依賴仿造,跟着别人後面亦步亦趨是沒有出路的。

“納米科學家不應停留在隻制備納米和發表文章上,要思考下一步,即如何真正将納米技術造福于社會。”譚蔚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