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7月20日,華南農業大學沈永義教授受邀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實驗大樓A302會議室,作題為《新發人獸共患傳染病溯源及防控》的學術報告,介紹了他的團隊在H7N9禽流感病毒、MERS-CoV以及SARS-CoV-2溯源方面的研究進展,報告會由彭友松教授主持。
沈教授指出,人獸共患病對養殖業以及公共衛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他從病毒溯源和進化趨勢、病毒進化機制和規律、病毒跨種位點和适用宿主機制進行講解,介紹了H7N9型禽流感病毒、新發冠狀病毒的溯源及防控。沈教授提出,我們應提前構建動物病毒譜數據庫,基于算法預測抗原變異和進化規律,前移防控關口,實現更加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
随後,老師同學們與沈教授進行了熱烈的探讨,就疫苗效果、溯源細節、跨物種預測方法做了更加深入具體的讨論。沈教授的報告生動有趣,内容深刻,讨論熱烈,到會師生都受益匪淺,報告在熱烈的掌聲中完美落幕。
報告人簡介:
沈永義,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動物疫病防控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導;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雙聘PI。獲得國家優秀青年基金,入選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針對新發/再發人獸共患病高發的現狀,長期圍繞病毒本底、毒株變異規律開展研究,自2014年以來持續構建動物和人病毒本底庫,在此基礎上揭示了多種病毒在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間跨種傳播,特别是部分病毒具備跨種感染人的潛能(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最後通訊);發現馬來穿山甲攜帶類新冠病毒,擴寬類新冠病毒在自然界中演化的認識(Nature 2020最後通訊);闡明該病毒與新冠病毒在緻病性、免疫原性和誘導宿主體液免疫上的差異(PLoS Pathogen 2023最後通訊; Cell discovery 2023共同通訊);提出需從病毒生态學角度防控人獸共患病疫病(Lancet Microbe 2022唯一通訊;Lancet Infect Dis 2019唯一通訊);揭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組演化規律(Nature 2013共同第一;Nature 2015共同第一),建立篩選病毒跨種感染相關氨基酸位點的新方法(J Infect Dis 2018唯一通訊)。發表包含3篇Nature在内的SCI論文60餘篇,4篇入選ESI高被引用論文,單篇最高引用611次。
撰稿人:彭友松 圖片拍攝:吳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