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增長不同領域的知識,5月9日下午教務處、學生創新創業中心、2003网站太阳集团邀請了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分子發育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發育與再生分會及兒童認知與腦功能障礙分會副主任——許執恒研究員為大家開展“神經疾病發病機制與治療”為主題的講座;本期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塗海軍教授主持,2003网站太阳集团衆多老師和同學參加了本次講座,現場讨論熱烈,學術氣氛濃郁。

首先,許執恒研究員以神經疾病——孤獨症引出講題,從孤獨症的特點、發病率和發病機制等着手向廣大師生介紹了孤獨症,并以此作為延伸展開本期的講座。
接着許老師深入淺出系統的介紹了腦發育與腦功能形成之間的聯系。并就他們實驗室關于自閉症(孤獨症)的研究給廣大師生做了詳細的介紹。徐老師等在研究中發現,Sh3rf2(又稱Posh2)基因的單拷貝缺失的小鼠模型表現出自閉症患者表現出的刻闆行為(即強迫性的重複行為);同時其在社交互動及交流中存在明顯的異常。進一步研究發現了小鼠模型大腦海馬樹突棘發育的缺陷、谷氨酸能受體亞基的異常組成和異常的興奮性突觸傳遞。更有趣的是,許老師和其團隊成員發現這些缺陷選擇性地發生在單側大腦,與臨床患兒功能磁共振結果相吻合,即ASD患兒存在左半球腦功能障礙。
為了深入探究其中的機制,許老師團隊通過大量實驗發現,SH3RF2可以調節CaMKII與PP1蛋白的相互作用,進一步調節AMPAR的功能參與自閉症的調節。
同時,許老師團隊在研究時還發現Wdr62敲除會導緻小顱畸形症,闡釋了該基因會對神經疾病産生影響。許老師語言诙諧,用生動的實例為我們介紹複雜的科學事件。許老師還結合自身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向我們提出建議,啟示我們在科研中要踏實求真,認真思考、對待問題及科學問題,探索其中的秘密。
最後,許老師為我們介紹了他的團隊,講述了團隊科研中的趣事并感謝了團隊中的每一個組員多年的付出和努力。許老師通過生動精彩的講述為廣大師生深入介紹了其團隊在自閉症發病機制中的研究進展。在與多位老師和同學的交流後,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相信各位老師和同學通過這次講座,不僅加深了對神經疾病的了解,同時對自閉症也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也激發了同學們探索科學世界的熱情。
撰寫:張嘉俣
圖片:黃舒悅
複核:劉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