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中國醫學科學院胡卓偉教授應邀到2003网站太阳集团進行學術交流
2019年11月01日    查看

10月31日上午9:30,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胡卓偉教授應邀來到我院,為師生們做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炎症、纖維化和慢性病:調節蛋白質質量控制作為新藥研發的新途徑”,學術報告由葉茂教授主持。

胡卓偉教授先用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的分析圖進行引入,慢性病已經成為了全球的重大問題,如癌症、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等。然後胡教授引用多篇權威期刊文章,詳細介紹了慢性病,從慢性病的發現到證明其與炎症相關,并提出慢病久治不愈的結構基礎為組織長期炎症反應導緻器官纖維化。胡教授研究團隊發現抗IL-17A的抗體可以通過抑制自噬促進纖維化。圍繞應激蛋白TRIB3,他們團隊發現了多個相互作用蛋白,如TRIB3與PML-RARα、TRIB3與Slug等,做出了多項重大研究成果。同時,他們也利用多肽破壞TRIB3和MDM2或者p62的相互作用,在動物活體實驗中顯示出良好的效果,将有望開發出新的抗癌藥物。

此次報告進行了三個小時,胡教授報告豐富有趣,結合新藥研發,從多個方面,提出了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團隊建設及科研方法,開闊了參會師生的視野和研究思路,給大家帶來的不僅是國際前沿的學術知識,更讓大家對自己的科研道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主講人介紹:胡卓偉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一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協和醫學院特聘教授、人事部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資助人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早年留學美國獲得斯坦福大學分子細胞生理學博士學位随後在斯坦福大學工作12年。胡卓偉教授于2004年回國至今主要研究領域包括:1)纖維增生疾病的免疫病理學機制;2)自噬調節腫瘤發生和轉移的生物學機制;3)心血管組織異常重構的免疫生物學機制;4)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細胞生物學功能及機制;5)針對人類重大慢性病的單克隆抗體、多肽藥及天然小分子藥物開發。先後在Cancer Cell、Immunity、Gastraenterology、Nat Commun、J Clin Invest、Circulation、Hepatology、Autophagy、Cancer Res、J Immunol、Cardiovasc Res、Hypertension、J Biol Chem等雜志發表論文100餘篇影響因子總和超過600被國内外雜志和專著引用超過6000次以上。